北京时间01月19日消息,中国触摸屏网讯, 智能手机,在当下来看早已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Windows Mobile、Linux这些曾经叱咤风云的“第一代”操作系统甚至都已经离开了我们。而当我们在关注智能手机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或者如何让我们的 生活更便利的时候,它还在悄悄改变着手机市场的格局。
本文来自:http://www.51touch.com/touchscreen/news/dynamic/201101/19-8917.html
与智能手机时代同时到来的,还有手机软硬件环境翻天覆地的变化。触控设计开始越来越被重视起来。而大多数消费者都没有想到,系统和触控让手机的 外观已经开始局限在一个类型——大屏直板触控。早期触控智能手机很多都采用实体键盘和触控设计同时兼具的设计,虽然时下也有,但在笔者看来,这更多的是一 种过渡现象。虽然实体键盘的确有着短期内触控操作还绝不能替代的操作反馈和精确度。但却更符合时代前进的脚步。不过,智能手机以及触控设计的盛行却对此前 手机厂商所一直打造的品牌效应和价值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就像当下不少年轻人以及对品牌不再有任何“感情”,外观和系统符合要求,不管什么品牌都无所 谓,而这正是在潜移默化的缩小品牌差异化,所带来的最终最直接的结果就是改变既有的市场格局。不过,到底是因为什么让手机品牌影响和价值所萎缩呢?我们继 续来看一看。
性能功能趋于同质化
智能手机的全面到来,让品牌效应逐渐弱化。而在选购手机的时候更多的朋友开始关注系统。对于符合要求的手机是来自诺基亚、三星以及索尼爱立信哪 家厂商则开始越来越不关注。而造成这一点的原因是什么呢?答案正是本页的标题——性能和功能上的趋于同质化。当下的手机发展的一大趋势就是融合当下所有热 门功能,一款旗舰智能手机,同时还有可能是旗舰拍照机、旗舰影音机,这让细分市场愈加模糊。
与非智能手机不同的是,智能手机的整机表现更多的取决于操作系统以及所配备的硬件。就比如时下的最为热门的Android操作系统,虽然HTC 以及摩托罗拉是两家企业文化截然不同的手机厂商,但它们的Android产品在功能表现上却趋于一致。智能手机的功能更多的是通过第三方软件资源,而同样 的操作系统自然有着相同的应用,这也就让它们所能实现的功能几乎相等。而运行速度方面,则与配备的硬件配置有着很大关系,虽然厂商的优化也同样不容忽视, 但再好的优化也离不开强劲的硬件。综合来看,当下的智能手机,手机厂商在操作系统上仅有寥寥数款可以选择,而硬件更是难免“撞衫”,这两者的相同,让不同 厂商的智能手机在功能和性能上日趋一致,而带来的影响正是消费者对于品牌价值愈加模糊。
品牌影响力逐渐弱化
功能和性能的高度同质化,让当下采用同一操作系统的不同机型在整机表现上已经日趋一致。而随着触控设计已经成为不可逆的必然发展趋势,目前在外 观设计方面,不少厂商的机型在外观设计以及功能性能表现上都非常接近,而在这样的一种状态下,就自然而然的造成了品牌影响力的逐渐弱化。
无须多言,2010年的智能手机虽然已经竞争非常激烈,但细心的朋友可以看到,除了与此前一样的硬件战,系统之间的竞争也成为了一大亮点。对于 当下的手机市场,利润已经远非过去所能比。我们逐渐发现,智能手机的主动权已经开始落入系统商手里,而随着同质化所带来的品牌影响力弱化,目前的单纯手机 厂商已经渐渐失去了市场话语权,甚至更像是一个“代工厂”,只是负责把硬件组装而成并搭载相应的系统。而这显然是这些手机厂商所不愿意看到的。毕竟这样的 结果就是它们将很容易被取代。
未来?品牌和系统
以上,笔者为大家简析了从最初的“唯品牌至上”论,到目前品牌愈加弱化,操作系统主导购买意向的一个消费者购买心理转变过程。不过,如果通读过 本文之后其实可以发现,当下的手机品牌已经开始逐渐注重“与众不同”的概念,虽然采用同一操作系统,但都力求让消费者看出明显的差异化。而这一点,对手机 厂商无疑是有着好处的。但对于整体来说呢?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一问题上操作系统商和手机设备商正好站在对立面的。操作系统商并不乐于见到它们的界面被修 改,而手机设备商则热衷于定制界面。
上面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我们可以从手机行业其中一个厂商得到答案。这也就是已经被不少人奉为神话的——苹果。不管是它的App Store盈利模式,还是操作系统商和终端设备商结合以及统一的界面和用户体验,都值得被很多厂商借鉴。是的,完全相同的界面可能让单纯意义上的个性化有 缺欠缺,但高度统一带来的优点却也更为明显。即给用户留下了一样的使用体验感觉,并且于软件开发而言也不用担心多版本以及兼容性的问题。而反观各大厂商都 在走个性化的界面、硬件规格参差不齐、系统版本混乱的Android阵营来说,苹果的做法无疑要更令人满意。与苹果iPhone系列手机的高好评形成鲜明 对比的是,Android阵营的高中低端完全不同的用户体验和软件环境让消费者和开发者都苦不堪言。
也正如以上所说,混乱的版本以及截然不同的用户体验已经开始引起了不小的重视,于2010年10月发布的Windows Phone 7系统就明显的对这一点做了限制,最低硬件限制、限制手机厂商定制界面,这些都直指Android系统的弊端。而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也可以看出用户体验 已经成为了愈发重要的概念。
而对于未来,品牌和操作系统之间,笔者猜测将会出现两种不同方向。首先,如诺基亚、三星、苹果、惠普等拥有自家的操作系统厂商,力推自己的操作 系统,以获得市场话语权,加上自己的影响力。当然,这也将成为了它们的核心竞争力。如若不同,类苹果模式无疑是一大趋势,毕竟统一的用户体验更利于操作系 统的改进以及发展。除此之外,功能的偏向性将会开始明显。比如索尼爱立信愈加重视影音拍照多媒体这一方面等等。
希望在未来的智能手机竞争之中,除了看到功能越来越全面,性能越来越强劲的智能手机的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手机厂商对一部智能手机的差异化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