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 LED有可能成为国内厂商追平面板前沿科技的绝佳契机

作者:未知时间:2019-09-26 来源:电科技

[摘要]近日TCL就展示了旗下132吋巨屏MicroLED电视,凭借出色的画面表现直接硬刚OLED,而康佳也宣布投资15亿设立半导体光电研究院,主攻Micro LED领域。

    北京时间09月26日消息,中国触摸屏网讯,Mini LED来了,真正面向未来十年的Micro LED显示技术还会远吗?OLED接棒LCD已成必然。

    本文来自:http://www.51touch.com/lcd/news/dynamic/2019/0926/55255.html

然而,正当双方攻杀加剧之时,各大厂商却“起了二心”,逐渐青睐起Micro LED这门新兴显示技术。比如近日TCL就展示了旗下132吋巨屏MicroLED电视,凭借出色的画面表现直接硬刚OLED,而康佳也宣布投资15亿设立半导体光电研究院,主攻Micro LED领域。

在技术迭代上,当各家把目光放在了更远的地方,Micro LED也开始承接起历史重任,这不仅仅是因为它出色的性能表现,还在于它是一条真正面向未来的新颖赛道。区别于以LG和三星主导的OLED、量子点技术路径,在大尺寸面板应用领域,Micro LED甚至有可能成为国内厂商追平面板前沿科技乃至反超的绝佳契机。

对于这样能够重塑产业链上下游的机会,国内厂商自然不会错过。

Micro LED的优点是什么?

买电视首看音画质,而画面质量由屏和芯来进行决定,但在本质上,现在画面质量仍然是背部控光系统的游戏。控光越精细,画面细节区分度越高,对比越明显,视觉体验自然会更加友好。

OLED由于独立自发光的特点,天生能够做到更高的对比度,而LCD电视的LED背光明灭由液晶间接实现,除开超精细分区控光乏力,液晶还会有一定渗光现象,因此对比度表现始终难以企及OLED。

而微缩制程下的Micro LED则具备了自发光的特点,无需液晶层即可成像,因此同样可以实现媲美OLED的超高对比度效果。更重要的是Micro LED为无机材料,对比OLED有机发光寿命有限的劣势,Micro LED要显得更加可靠,因此它也被成为未来十年的显示材料新星。

比拼OLED,Micro LED的优点电科技不多赘述,对于未来显示材料,我们更想知道的是——它究竟什么时候能够量产商用,以及当下整体产业链配套的状况。

Micro LED产业链布局


第一部分,LED芯片制造。Micro LED最大的意义是抛弃了液晶层,实现了背光层升级为“主动发光层”。在本质上,Micro LED与LCD都需要采用LED来作为发光材料,从这一点出发,Micro LED是可以继承传统LED芯片厂商的产能材料,但需要拿出一定的微缩制程工艺来进行变革。

在这一领域,三安光电、华灿光电和乾照光电等传统LED芯片厂商都有所布局,从原材料供应链来说,老牌厂商都没有什么问题。真正困难的点在于微缩制程巨量转移技术上,Micro LED的一大特点在于将LED保持在微米级别,并且保持极低的点间距分布在基板上,而如何制备出更小尺寸的LED,并且保证转移到背板的良率成为了一个问题。根据有关报道,“单是4K电视,需要转移的LED晶粒数量就已经达到了2400万颗(为4000x2000xRGB三色计算)”,光是做小已经够困难,再将数量庞大的晶粒转移更难。

良率低成本高,这一点拖慢了Micro LED商用的步伐。而稳坐上游的LED芯片厂商日子也并不好过,除开前些日子暴雷的三安,华灿和国内几家厂商都纷纷表示“市场形势不好”。依据上半年财报,“三安营收为33.88亿元,同比跌幅18.8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83亿元,同比更是下滑52.34%”,对比前几年的态势,三安市值几近腰斩。而华灿也在财报中表示过“当前公司LED芯片的总体毛利率已经为负”,LED芯片厂商业绩惨上加愁。

对于市场业绩的解释,各家大致可以概括为“成本降低下的产能堆压”。面对竞争加剧,Micro LED赛道不只是LED芯片厂商的“虎吞六国”的迭代之势,而是“敦刻尔克撤退”式的技术升级,谁不换道谁就倒闭。

第二部分,巨量转移技术方案。虽然近年来有不少厂商宣称巨量转移技术点上实现了突破,但从市场反应来看,这些方案更多处于试错阶段,并未具备大规模商用化的潜质。从方案上来看,巨量转移技术主要分为pick and place、Laser Release(激光转移)、Self Assembly(自组装技术)、Roll Printing(转印技术),从事这方面研究的主要有LuxVue、錼创、X-celeprint等厂商。

其中LuxVue被苹果收购,主要采用了pick and place中的静电吸附方式,不过这种方法对Micro LED的位置高度都需要高精准,因此放在大尺寸面板上会更加困难。因此苹果对于Micro LED的推进更多集中在Watch可穿戴设备上,而非大屏产品,这一路径电科技认为也是Micro LED应当遵循的演进步伐。

技术的演进节奏很重要,但更为重要的层次在专利上。作为未来显示技术的卡脖子环节,如果不能将专利攥在手里,国内厂商在Micro LED领域或将重演液晶起步滞后的局面。

根据Yole出具的MicroLED显示专利报告,其中前三名均为外国厂商,LuxVue和X-celeprint把持着巨大的专利数量。国内目前ITRI(台湾工研院)、CSOT(华星光电)紧随其后,但专利数量仍不及LuxVue半数,差距依然十分悬殊,上榜大陆厂商有CSTO(华星光电)、BOE(京东方)、中国长春光机所以及中国歌尔股份。

从整体来看,苹果在Micro LED领域仍拥有较大的话语权,这也意味着苹果在未来势必会更加青睐Micro LED产品的迭代,以此提高自己的供应链议价能力,而非OLED厂商几方的交错制衡。再加上苹果本身体量庞大,更加利好Micro LED产品场景落地,因此要想占据上游地位,国内厂商需要在专利技术上再下一番功夫。

第三部分,基板制造。作为Micro LED应用场景落地的关键一节,基板的材料决定了Micro LED的功用属性。常见应用方式不外乎基于PCB的全彩广告牌或者是基于玻璃基板的显示屏,相比前者,Micro LED更容易在平整的玻璃基板上实现巨量转移,因此小尺寸屏幕会成为首要应用场景。

作为传统显示领域的固定链条,基板材料一直处于稳定地位,因此Micro LED入局可以促成对现有产能的消化,不过这也需要基板厂商为巨量转移技术做好承接。

什么时候能够商用?

自Micro LED进入大众视野,这个问题便一直萦绕在消费者、投资市场的上方。

一方嘴上说着快了快了,但却又用行动来一遍遍证明鸽子为什么这么大,另一方则是略显悲观,兴许我的孙子能用上?开个玩笑,对于Micro LED的商用期,市场并没有固定一致的判断。

相比Micro LED,人们更希望从Mini LED打开商用局面。它对技术要求更低,对此,LED芯片厂商毫无疑问是拍手欢迎的,有利于徐步实现自己的转型,改善经营状况,而巨量转移技术厂商也可以在Mini LED上逐步改进工艺,过渡到更加精细的Micro LED上。从整体产业链来看,率先推出Mini LED抢占用户市场已经成为了共识。

根据有关人士表示,Mini LED的大规模普及大约会在明后年进行普及。而Micro LED的普及应用还要远在此之后,毕竟除了技术因素,它还需要考虑到Mini LED产品的迭代替换时间。从这个时间点来看,Micro LED或许还需要5年起步的时间来进行准备。

而Mini LED目前的应用主要为LCD背光,对比OLED产品竞争力有限,因此未来几年的显示领域之争仍将会是OLED和Mini LED分野而行。
 

触摸屏与OLED网推出微信公共平台,每日一条微信新闻,涵盖触摸屏材料、触摸屏设备、触控面板行业主要资讯,第一时间了解触摸屏行业发展动态。关注办法:微信公众号“i51touch” 或微信中扫描下面二维码关注,或这里查看详细步骤

相关阅读
分享到
我要 投稿 意见 反馈 论坛 社区
官方 微信
触摸屏与OLED网官方微信号:i51touch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欢迎投稿 | 加入收藏 | 意见反馈 | 经销商加入
网站广告、经销商加盟、触摸屏软件销售: 028-85108892 13183843395 028-66219290 联系人: 张小姐 产品购买联系方式如下:
地址:成都市高升桥东路2号高盛中心1109室 电话: 028-85108892 13183843395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51Tou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触摸屏网 电子邮件: 43361182@51touch.com
业务咨询QQ:触摸屏技术,触摸屏报价,触摸屏软件咨询 43361182   触摸屏软件开发:触摸屏软件,触摸查询系统,触摸查询软件 893008608   媒体合作QQ: 893008608
业务咨询微信:13183843395(扫描下方左侧二维码)  微信交流群微信:43361182(扫描下方右侧二维码)
 
2000人超级QQ触摸屏群:59897879 1712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