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0月15日消息,中国触摸屏网讯,秋田微IPO过会:业绩增速骤降  产能需求下滑为何逆势扩产?深交所发布创业板上市委2020年第30次审议会议结果公告,深圳秋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首发获通过。

    本文来自:http://www.51touch.com/touchscreen/news/dynamic/202010/15-58530.html

据《每日财报》了解,深圳秋田微创立于2004年,成立初期主要从事单色液晶显示屏和单色液晶显示模组业务,2010年之后其开始发展电容式触摸屏业务,并在原有的单色液晶显示模组业务基础上新增彩色液晶显示模组业务。

目前产品被广泛应用于仪器仪表、人机界面、车载显示等信息终端领域,根据披露信息,公司已与惠普、西门子、GE、比亚迪(131.550, 1.05, 0.80%)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业绩增速骤降,外销占比近6成

据招股书显示,2017-2019年,秋田微的营收分别为6.70亿元、7.91亿元和8.01亿元,同比增长22.86%、18.14%、1.2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32.17万元、7222.03万元和8654.68万元,同比增长54.84%、110.42%、19.84%。

同期公司享受到的税收优惠、政府补助额合计分别为904.13万元、1137.31万元和2246.15万元,分别占各期利润总额的22.78%、14.4%和23.07%,也就是说,秋田微有约四分之一的利润不是自己创造的。

透过数据的变化可以直观地发现,秋田微不管是营收增速还是利润增速在去年均出现大幅下滑。具体来看,报告期内,秋田微的主要产品包括单色液晶显示器、单色液晶显示模组、彩色液晶显示模组和电容式触摸屏。

从结构占比上来看,秋田微电容式触摸屏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总体呈上升趋势,分别为14.06%、15.05%、18.49%。而另一方面,单色液晶显示器、单色液晶显示模组、彩色液晶显示模组三大业务出现较大的波动。

2018年,秋田微单色液晶显示器收入较上年度下降2971.4万元,变动幅度为13.59%;2019年,单色液晶显示模组收入较上年度下降2703.39万元,变动幅度为10.17%。

与此同时,秋田微重点开发的彩色液晶显示模组的营收经历2018年高速增长后,在2019年也有所下降。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秋田微外销收入的占比超过一半。

2017-2019年,秋田微外销收入分别为3.63亿元、4.76亿元、4.71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4.52%、60.44%、59.13%。如果按外销按客户所在地区来分,公司产品主要出口的主要地区是北美,过去两年的占比分别为35.48%和33.93%。

众所周知,最近几年贸易摩擦加剧,美国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加征关税,秋田微出口到美国的商品也在加征25%关税的清单中,这或许是公司业绩增长乏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利润率“领先”引质疑,采购单仅为同行一半

《每日财报》注意到,虽然秋田微的业绩增长乏力,但其毛利率水平却在业内遥遥领先,2017-2019年,秋田微的毛利率分别为22.57%、24.19%、27.30%,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

在招股书中,秋田微将亚世光电(17.100, -0.05, -0.29%)、经纬辉开(13.990, -1.31, -8.56%)、超声电子(13.250, -0.05, -0.38%)、合力泰(5.070, 0.00, 0.00%)等企业作为同行可比公司,这些企业同期的毛利率均值分别为19.76%、21.72%和20.86%,始终低于秋田微的数据。

而且2019年经纬辉开、亚世光电、合力泰的毛利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但秋田微的毛利率却逆势增长三个百分点以上。

针对这一问题,秋田微给出了众多理由,例如,公司销售收入增长,产能利用率总体上升,人工、制造费用均有所摊薄;公司外销毛利率一般高于内销毛利率,报告期内公司外销占比总体增加;公司客户结构优化,新增客户销售毛利率较高,减少了低毛利率的客户等。

但这些理由都很牵强,而原材料成本的差异才是核心原因。以亚世光电作为对比的对象,两家公司的主要原材料采购单价存在重大差异。例如ITO玻璃,亚世光电披露2018年采购单价高达13.4元/片,而秋田微则披露采购单价仅为7.64元/片,基本相当于亚世光电的一半。

液晶材料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亚世光电披露2018年采购单价高达12.2元/克,而秋田微则披露这一材料的采购单价仅为5.18元/克,还不到亚世光电采购单价的一半。

如果差距较小是可以认为合理的,每个行业都会有一些公司存在成本优势,但采购单价相差一倍显然不在合理范围内。

关联交易数据存疑,产能需求下滑为何要扩产?

关联交易数据的真实性是秋田微的一个重大问题,招股书显示,2017-2019年,秋田微关联方销售产品的金额分别为3628.24万元、6041.25万元、5249.83万元,分别占当期营收的5.42%、7.64%、6.55%,关联销售产生的毛利分别占当期毛利总额的6.85%、10.09%、8.99%。

其中秋田微的独立董事钱可元也是聚飞光电(6.420, -0.28, -4.18%)的独立董事,因此秋田微与聚飞光电互为关联方。根据秋田微的招股书,2018年秋田微对聚飞光电的采购金额为72.82万元。

但根据聚飞光电在去年发布的《关于增加2019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计的公告》,预计2019年对秋田微关联销售金额提升至34万元,同时公告2018年度对秋田微的关联销售金额为零。

也就是说,两家公司披露的数据产生了直接的冲突。此外,在新三板上市的慧为智能也是秋田微的主要客户,根据秋田微的数据,2016年和2017年对慧为智能的销售金额分别为1179.52万元和1114.3万元。

而慧为智能在新三板发布的各年度年报显示,2017年向秋田微采购1114.3万元,这一点和秋田微披露的数据完全一致,但是在慧为智能2016年的年报中,却并没有出现1179.52万元的供应商,也就是说,两家公司披露的数据再度产生了矛盾的情况。

此外,根据招股书披露的募集资金的用途,有很大一部分是用来扩大产能,但这和公司目前的现状似乎并不匹配,因为秋田微不仅在裁撤员工,而且其产能利用率也在下滑。

2018年,秋田微单色液晶显示器生产员工减少256人,较2017年减少25.3%,2019年,其单色液晶显示模组生产员工减少88人,较2018年减少22.63%,而且秋田微单色液晶显示模组产能利用率由2018年的98.33%降至2019年的77.7%,下滑了约20个百分点。

多种数据都指向了公司正在收缩防线,当前并没有扩大产能的需求。在此背景下,秋田微上市后的募得资金能否充分利用,是否会带来产能消化等问题呢?

触摸屏与OLED网推出微信公共平台,每日一条微信新闻,涵盖触摸屏材料、触摸屏设备、触控面板行业主要资讯,第一时间了解触摸屏行业发展动态。关注办法:微信公众号“i51touch” 或微信中扫描下面二维码关注,或这里查看详细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