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09月04日消息,中国触摸屏网讯,全球最大的触摸屏制造商台湾宸鸿科技集团(TPK)8月29日在福建平潭宣布,即将在福建平潭、厦门及台湾台中形成宸鸿“金三角”产业带,此举将推进宸鸿触摸屏制造的更大优势。

    本文来自:http://www.51touch.com/material/news/dynamic/2013/0904/24781.html

  据称,宸鸿在福建厦门工厂建成全球最大的触控产品生产基地,所生产的触控屏产品服务于苹果、惠普、索尼等40多家量产的触控产业下游客户,其中苹果公司的iPhone和iPad均选用其产品。

  今年2月份,宸鸿在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设立宸鸿科技(平潭)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约30亿元(人民币,下同),其生产规模等同于厦门全部工厂的产量总和,并形成厦门基地生产手机触摸屏为主,平潭基地生产大尺寸的笔记本、平板电脑及电视触摸屏为主的产业格局。

  据宸鸿平潭工厂相关负责人介绍,平潭工厂8月已开始进入设备,9月进行生产调试,计划最终在10月投产。到2014年,平潭工厂的中大尺寸触控模组综合产能将提升至每月140万片。

  目前,宸鸿已和多家客户签订长期供货合约,新厂产能已被订满。

  宸鸿构筑两岸“金三角”产业带实现参与全球竞争的成本优势正在累加,目前,福建平潭与厦门均有与台中建立有海上便捷通道,加上闽台间空运便利,其企业的综合成本大大降低。

  此外,宸鸿构筑两岸“金三角”产业中的台中工厂,主要生产强化玻璃,在材料上呼应厦门、平潭的工厂。

  分析指,闽台信息产业的不断合作,亦使得该省信息产品制造业快速发展,台商投资信心增强。

  今年前7月,福建信息产品制造业累计完成产值2224.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3%;外商与港澳台投资企业累计完成产值1746.6亿元,占行业比重78.5%,产值比增9.3%。

  触控面板大厂F-TPK宸鸿的危机与挑战

  触控面板大厂F-TPK宸鸿今年6月营收及整体第二季业绩表现低于预期,引爆市场超多想象空间。一方面苹果订单流失后、哪些客户订单规模足以补上,让人好奇。一方面新技术纷纷崛起意味着新竞争者接踵而至,到底TPK宸鸿还能招架多久,让人担心。再加上原本备受看好的触控笔记型计算机应用,如今新机种乏善可陈、消费市场反应冷清,TPK宸鸿似乎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命运转折点。

  苹果Apple曾经是TPK宸鸿最大客户,营收比重高达7成以上,当时苹果两大热门商品iPhone和iPad都采用TPK宸鸿的G/G双层玻璃结构投射电容触控技术。后来苹果iPhone 5转头采用日厂in-cell内嵌触控技术,iPad mini改用日本写真的单层薄膜触控技术,据说最新iPad可能也会改采薄膜技术,未来TPK宸鸿与苹果的关系仅剩下薄膜触控模块贴合代工业务,苹果光正式熄灯。

  虽然TPK宸鸿近来积极调整客户结构,客户总数从过去的20-30家,逐步扩增至40-50家,而苹果两大商品的市占率也面对来自韩系与中国平价机种的强烈竞争,不过,缺乏单一强大客户的加持,仍使TPK宸鸿客户结构黯然失色。

  来自于新世代触控技术的竞争,则是TPK宸鸿更紧迫的危机。基于行动装置对于外型轻薄的要求,薄膜触控技术在沉寂一段时间之后,改良版的薄膜触控技术(单层薄膜结构、金属薄膜等等)又重新抬头、被大量导入众多新款手机和平板计算机。另外,新材料金属网络Metal Mesh触控技术正加紧酝酿、目标瞄准大尺寸触控应用市场(笔记型计算机、显示器等等)而来,熟悉玻璃制程的面板大厂更加快脚步推出技术门槛较低的on-cell,预计2013年下半年触控面板市场就会更热闹。

  其中,Metal Mesh已经吸引许多薄膜触控面板厂商投入,例如洋华、界面等等,尤其中国深圳欧菲光推出的Metal Mesh触控面板据传即将于今年第三季量产出货,初期就是被导入触控笔记型计算机。

  至于面板大厂投入的on-cell触控技术,除了稍早的AMOLED之外,群创推出的on-cell整合型触控技术预计将于今年第三季放量生产出货,华映与凌巨所开发的两种结构on-cell触控面板(DLS及OLMS)亦规划要在今年第三季量产。虽然新技术导入还需要供应商向品牌客户多多推广,并且还要其他零组件、机构件配合,但来自新技术、新供应商的竞争,对TPK宸鸿等既有触控面板厂商而言,终究是不利因素。

  尽管TPK宸鸿因应变局,近来也积极发展OGS单片式玻璃触控技术,不仅花50多亿元新台币入股达鸿并取得经营主导权,还斥资4亿美元在福建兴建5.5代线新厂、新产能预计即将于2013年第四季初投产。不过,如果OGS触控技术未能如预期取得大尺寸触控应用市场的主导地位,TPK宸鸿关于OGS产能的庞大投资,也不无可能让TPK宸鸿的转机变成危机。

  TPK宸鸿将在这波挑战中乘风破浪?亦或触控帝国就此瓦解?实际的变化发展还必须持续观察品牌厂商对于产品差异化的规划与想法,同时也得看新技术和新竞争者本身的量产实力,但相关因素的发展现在都还说不准,却又不能排除。

  宸鸿面临的挑战一:面板厂狂推整合触控

  触控萤幕是近年来电子科技产业亮点之一。市场研究机构NPD DisplaySearch预测,2013年全球触控模组出货数量上看15.7亿片(台)、年成长率估达19%,2013年全球触控模组出货金额(营收)更挑战341亿美元、年增率上看41%。主要动能来自于智慧型手机萤幕大尺寸化,以及平板电脑市场成长。展望未来,在大尺寸触控应用(笔记型电脑、AIO PC)带动下,全球触控市场可能还有一波高潮。

  早期触控面板市场应用有限、专业触控厂商在封闭领域内享受高利润。如今大趋势成形,不但专业触控厂商增多,TFT-LCD液晶面板大厂也纷纷改造制程、以“部分”(3-5代线为主)推出各式整合型、内嵌型触控面板,挤上这艘看来前景不错的触控方舟。新竞争者越多,对于原本厂商越不利,当曾经雄霸一方的洋华三不五时出现亏损不再使人意外,至少到2013年上半年还保持高获利的F-TPK宸鸿能否持盈保泰、特别令人在意。

  F-TPK宸鸿过去几年曾经受惠于苹果Apple订单、在热销商品iPhone和iPad导入G/G双层玻璃结构触控技术而发光发热,从2009年到2011年营收、获利呈现飙速成长。直到苹果先后在新款iPhone、iPad系列产品(从iPad mini开始)改用日厂薄双面ITO薄膜结构触控技术,F-TPK宸鸿2012年获利成长速度出现趋缓,2013年第二季营业利益率更降至上市后新低,第三季营运依然低温。

  其实F-TPK宸鸿早就看到触控显示器产业持续变化,加上触控笔记型电脑新应用可能带动大尺寸触控萤幕需求、而OGS单片玻璃触控技术一度曾被看好是触控笔电最佳解决方案之一。因此F-TPK宸鸿在2011年斥资55亿余元、向友达集团方面买下达鸿近2成股权,顺利取得达鸿旗下产能与技术,2013年1月又宣布将投入4亿美元资金、在中国福建平潭建设1条全新5.5代线厂(生产大尺寸OGS触控面板)。

  不过,市场变化就是难以预料,原本看好的触控笔记型电脑发展进程不如预期,加上全球笔记型电脑市场在平板电脑冲击下遭到挤压、成熟市场景气复苏缓慢、中国成长力道趋缓、微软作业系统改版、品牌厂商观望,不仅让F-TPK宸鸿台中化强新厂和中国平潭5.5代线新厂投产时点递延到2014年第一季(原订分别于2013年8月及9-10月投产),达鸿在2013年8月甚至还传出人力调节(裁员)。

  严重的还不仅是新产能投产时点递延。更严酷的考验在于产品技术竞争力能否延续。近1年来触控解决方案不断修正、甚至翻新,主要系因为面板大厂熟悉玻璃制程技术,接连推出多款新型态触控技术解决方案。虽然各家对于新产品技术的名称说法不一,但总结来说就是整合型触控技术,将触控功能整合到TFT-LCD液晶面板,这一来简化了生产流程、制造工序,二来方便客户采购。目的无非要降低大尺寸触控面板模组成本,加速大尺寸触控应用如触控笔电、AIO PC发展。

  若从近期产业动态来看,F-TPK宸鸿目前面对的重要竞争者,包括全新崛起的触控新实力(欧菲光、蓝思旺、Foxconn集团GIS等等),以及TFT-LCD液晶面板大厂仅用一部份产能切入的整合型触控技术方案(包括群创、友达、华映、彩晶等等)。

  其中,欧菲光以薄膜触控技术为主,近来不计成本量产供应新材料Metal Mesh触控面板,并已打入品牌大厂供应链。GIS目前主推产品包括薄膜触控、OGS、Metal Mesh触控面板,同时还整合集团资源提供客户完整触控模组+LCM全贴合解决方案。据传,GIS新推出的NB用Metal Mesh触控模组价格可能还低于传统OGS触控模组价格,未来若打入品牌系统、放量生产,成本还会进一步降低。

  面板大厂的整合型触控技术则是从早期内嵌式触控技术、不断改良演化而来。其中,友达力推eTP整合型触控技术,目前已开发出11.6寸、14寸、15.6寸NB应用eTP整合型触控面板。群创推出14寸和15.6寸NB应用标准化触控解决方案InnoTouch,以及AIO PC应用OGS单片玻璃19.5寸及21.5寸产品。华映同步投入on-cell及in-cell触控面板,推出4.5寸、5寸(结合2.5D表面玻璃)、5.3寸、5.7寸On-Cell(TOC)触控面板,以及10.1寸、4.5寸In-Cell(TIC)触控面板。

  宸鸿面临的挑战二:高品质技术不再吃得开

  “2013年最大的挑战就是产品快速低价化。”法说会上,宸鸿财务长刘诗亮直言。宸鸿仍然很优秀,相较于友达、群创等面板厂,良率约6成到7成,宸鸿的良率却逼近9成,这是2012年底它在触控笔记型电脑拥有逾九成占有率的关键。

  但是,2013年起,随着低价手机与电脑开始普及,友达与群创也进入此领域,并推出低于宸鸿两成价格的解决方案,即便宸鸿有再好的技术,也很难遏止客户愿意用较低价格拿对手产品的意愿,在比价效应下,造成现在营业利益率狂降的状况。

  先前宸鸿碰过的苹果抽单危机,是单一客户事件。这次,宸鸿面对的是客户消费口味的改变。这是一个产业的典范转移,也形成比前者更巨大的危机。

  现在,价格取代技术,成为新战场的王道

  随着各大消费性电子产品吹起低价风,全球智能手机平均价格从2011年的443美元,下滑到2013年的372美元,跌幅达16%;Google、三星也纷纷降价,推出比苹果iPad便宜100美元以上的平板电脑;品牌厂杀价求生,连带压缩零组件厂商获利空间。

  “现在的TPK就像乔丹(MichaelJordan)当年跑去打棒球,即使有一身篮球绝技,也无法施展,因为场上没有它发挥的空间。”瑞银证券亚太区下游硬件制造产业首席分析师谢宗文形容道。

  产业的竞争焦点转移,宸鸿又遭遇来自面板产业的对手友达、群创抢下索尼、惠普触控笔记本电脑订单;此外,中国触控大厂欧菲光也来势汹汹,祭出更比市价低约3成的价格抢单,紧咬宸鸿不放。

  面对杀价竞争,刘诗亮坦承,低价化趋势的确比想像中来得快。但,对宸鸿而言,要从高阶产品转做低阶,就像是倒吃甘蔗,现有的技术、产能规模都足以应付,不害怕对手会追上来。

  不过,一位本土券商分析师认为,向来被誉为“touchpanelking”(触控面板之王)的宸鸿,现在才算是看清事实:“之前NB厂要求降价,它不愿意,认为技术比别人好,客户用一用不满意,还是会回来,没想到后来却一去不回头。”未来,它想收复失土,推出的低价“单片式玻璃触控方案”(简称OGS),至少得比现有报价便宜两成,才算有竞争力。

  只是,先不谈获利能力,如果宸鸿推出低价方案,是否能保证,它还能维持过去超高的市占率?

  宸鸿面临的挑战三:决策压错宝只能分食订单

  目前看来,难度很高。原因是,触控技术现在已经走向分歧化,也就是说,宸鸿很难再如过去一般,靠领先技术呼风唤雨。

  细数市场现有的触控方案,从过去宸鸿主导、技术难度高的玻璃贴合,到2012年苹果iPhone5改采的内嵌式工艺(in cell),还有成本、技术难度较低的薄膜式触控等……,2007年苹果与宸鸿合作,推出首台有触控功能的iPhone至今,这门还不到7岁的新技术,并未随着时间过去,逐步统一,反而日趋分歧。

  2013年2月,宸鸿董事长江朝瑞面对苹果变心,力推新研发的TOL(Touch on Lens)技术,试图走出新路。但,“除了LG和中国的魅族,几乎没听到有什么大客户用它。”WitsView研究部协理邱宇彬分析。因为TOL采取小量工艺,无法大量生产,加上重视玻璃强度,切割后需要一片片电镀,成本难降低,当价格成为客户的第一考量,这样的技术很难受到青睐。

  触控技术一分歧,只要决策没压对宝,就容易流失订单。例如,苹果最新的iPad5采取更轻薄的“双层ITO薄膜触控方案”(简称GF2),面板交由夏普、JDI等大厂供货,薄膜触控感应器则是日本写真负责,宸鸿从主角变配角,仅和鸿海旗下的英特盛分食贴合订单,重要性大不如前。

 

触摸屏与OLED网推出微信公共平台,每日一条微信新闻,涵盖触摸屏材料、触摸屏设备、触控面板行业主要资讯,第一时间了解触摸屏行业发展动态。关注办法:微信公众号“i51touch” 或微信中扫描下面二维码关注,或这里查看详细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