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城市,说起来或许很多人觉得陌生;但对于一些网络达人而言,实在是足不出户畅游神州的便捷之路。随着2011年末省测绘地理信息局与牡丹江、鹤岗、黑河、鸡西等市政府及农垦总局七星农场签署了“数字城市”共建协议,“数字城市”建设项目已在我省全面铺开。如今,“天地图·黑龙江”这些数字地图已经成为我省在网络宣传大美龙江的一张名片。

 


 

  数字城市便捷你我生活

  啥叫数字城市?一年以前,如果你这样问伊春市民,可能大多数人都会摇头不知。可一年过去,“数字伊春”已然建成,并且让伊春市民真切地感受到了数字城市的便捷。

  怎么个便捷法?先说你想出门不认路咋办。网上输入“天地图·伊春”,既有传统的二维地图为你导航,还有三维地图的立体模型让你先一步熟悉市区内的标志性建筑、旅游区内的名胜景点,带您在网上旅游,真可以说“身未动,心已远”。

  再说网上办公。修路铺管线,在网上查管线线路图一目了然,再也不会出现因修路刨坏管线的意外。哪里起火,上网一查,最快的路线马上呈现出来,救火队员可以更迅速地赶到。城区建设,哪里新盖一座大楼,呈现效果如何,会不会影响周围楼宇采光,都可以在网上进行模拟。城市交通拥堵,上网通过监控测算实际车流量,及时发布导流信息,保证道路畅通。

  数字城市并非一个虚的概念,它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你我的生活。而将这个网络虚拟影像与省内现实城市结合的缔造者就是黑龙江省测绘地理信息局。

  “数字城市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通常来说是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城市地理、资源、环境、人口、经济、社会等信息进行采集、更新和集成,实现城市管理、决策与公共服务的智能化。我们现在做的是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基础构建,只要不断往里面填充各个方面的信息,就可以成为一个共享平台。”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徐开明这样对记者说。

  高科技支撑数字城市建设

  提到测绘,很多人会想起:背着沉甸甸的仪器,辛苦地驻扎野外开展测量工作。当记者也这样提起时,徐开明得意地说:“现在的测绘靠得是高科技的支撑。开展数字城市建设,要把每一条街路、每一栋建筑甚至街路上的排水设施、地下管线的信息都采集清楚,城市外的高山有多高、湖泊有多深也要标明,所以要动用航空航天遥感、水下雷达和地下声纳技术。省测绘地理信息局无人驾驶飞机就有两架,可以进行3000米的低空飞行。从天上拍出的照片可以精确到10公分以内,能数出地面上的人与车的数量。地面上,我们装备的测绘车辆拥有6组摄像镜头,在街道上以20迈的速度前行,直接采集街道两侧的数据,如果采用先进的激光技术,可以在电脑上快速建立建筑模型。采集数据后,还要进行数字化处理,校对坐标,用影像、地图和三维的方式表现出来。所以说测绘工作是上天入地的高科技应用。”

  建立数字城市最初是在2006年由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启动的。到2011年,我省已有近70%的地市开展了数字城市建设,在“十二五”期间,我省将实现全省13个地级市全面建成并开通服务。徐开明说,2011年12月接受验收的伊春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实现了和国家开通的中国公众版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实现互联互通及聚合服务,而这在全国的地市级城市中还是独一份。

  “这种国家、省、市三级的互通服务使得数据更加详实。”在省地理测绘信息局的演示中心,数据库部主任王军告诉记者,虽然由省地理测绘信息局负责的“天地图·黑龙江”已经加载了7个地市城区范围的电子地图,10余个地市县、总覆盖面积达2.6万平方公里的影像地图,但是“天地图·伊春”更为与众不同,人们可以通过三维立体地图熟悉伊春、畅游林都,甚至街道的路灯和楼面的雨搭都可以看到,这就是实现国家、省、地市三级互通互动的优势。如今伊春的平台项目建立了面向政府、行业和公众的地理信息应用服务架构,已经成为市民出行和政府服务的好帮手,成为全方位展示龙江形象的亮丽名片。

触摸屏与OLED网推出微信公共平台,每日一条微信新闻,涵盖触摸屏材料、触摸屏设备、触控面板行业主要资讯,第一时间了解触摸屏行业发展动态。关注办法:微信公众号“i51touch” 或微信中扫描下面二维码关注,或这里查看详细步骤